NY∕T 3060.4-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4部分:抗黄花叶病(农业)
ID: |
310F878F51DB40A3A2B9760E87BFB896 |
文件大小(MB): |
0.45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1-12-25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16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060 .4一2016,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4部分:抗黄花叶病,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of barley varieties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一,Part 4: Yellow mosaic,2016 - 12 - 23 发布2017 - 04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3060. 4-2016,前言,NY / T 3060 ((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分为8 个部分:,一一第1 部分:抗条纹病;,←→第2 部分:抗白粉病;,第3 部分: 抗赤霉病;,第4 部分: 抗黄花叶病;,第5 部分: 抗根腐病;,第6 部分:抗黄矮病;,一一第7 部分:抗网斑病;,一一第8 部分: 抗条锈病,本部分为NY / T 3060 的第4 部分,本部分FR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扬州大学、中同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许如根、商瑞明、邱军、ti 超、冯品、王凤涛、张新忠、郭宝健、陈万权、徐世昌,I,范围,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4 部分:抗黄花叶病,本部分规定了大麦黄花叶病抗病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NY/ T 3060. 4-2016,本部分适用于大麦C Hordeum vulgare L. )品种对黄花叶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抗病性评价,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2. 2,病情级别disease rating scale,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2. 3,抗性鉴定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 4,普遍率incidence,发病植株体单元数占调查植株体单元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在本部分中,植株,体单元为植株,2. 5,严重度severity,发病植物单元上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 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病情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2. 6,大麦黄花叶病barley yellow mosaic,大麦黄花叶病毒CBarley yellow mosα ic virus , Ba YMV) 与大麦和性花叶病毒CBα rL ey mild mosaic,t川ls . BaMMV) 侵染引起的大麦病毒病(参见附录A) 。在自然条件下,病毒主要通过土壤中真菌介体,禾符多黠菌CPolymyxa graminis Ledi昭ham) 传播. 携带病毒的土壤主要通过农业机械向四周扩散,主要病症: 植株矮化,分囊减少,在叶片上形成黄色病斑和短线条纹,侵染后期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有,时在老叶片上出现坏死斑,叶片过早死亡。病株在田间呈黄色片状分布,3 田间抗性鉴定,田间抗性鉴定在鉴定圃内进行,3. 1 选址,鉴定圃设在大麦黄花叶病常发区的病田地块中,以保证初侵染源数量足够,满足接种要求。鉴定圃,NY/T 3060.4-2016,具备良好自然发病环境和可控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 2 感病和抗病对照品种,在正常年份大麦黄花叶病病情级别达4 级的大麦品种为感病对照品种,在不同年份大麦黄花叶病,病情级别均为O 级的大麦品种为抗病对照品种,3. 3 田间设计及播种,3. 3. 1 田间设计,采用旺种,哇面宽度2 . 0 m ,旺与旺间开排(灌) 水沟,3. 3. 2 大田播种,3. 3. 2. 1 播种时间,播种时间与当地大田,采用人工开沟、点,号,每份材料播种3,播,株距0 . 05 m ,3. 4 病情调查,3.4. 3. 2 平均严重度计算,随机排列,统一编,种。每行均匀点,查,通过对鉴定品种群体中个体植株发病程度的综合计算,确定各鉴定品种的平均严重度。按式(1),计算,主= ~ CX; x SJ / ~X; …….…….……………(1 ),式中:,S 一→平均严重度;,一病级数(O~η) ;,X; 病级为i 级的植株数;,S; 病级为Z 级的严重度值,2,NYj T 3060. 4-2016,3. 4. 3. 3 普遍率记载及标准,普遍率用以表示大麦黄花叶病发病的普遍程度,以发病植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表示。每个,鉴定品种随机调查1 00 株/ 重复,计数发病植株数,计算普遍率。普遍率按式(2) 计算,1 = 另X100ω,式中:,l 一-发病率, 单位为百分率( % ) ;,N,一一发病单株数,单位为株;,N 一一调查总株数. 单位,3. 5 抗病性评价,3. 5. 1 有效性鉴定,当鉴定回中,定结果视为有,5 检测质量控制标准,『电疆描画幢幢萄器,5. 1 抗病性评价结论,每个品种需要鉴足L 叭i 山东最高严重度,该批次大麦抗黄花叶病鉴,评价标准见表2 。若,一鉴定田中进行,5. 2 当参加鉴定品种首次出现中抗、高抗及免疫时, 应当于翌年进行重复鉴定1 次,3,NY/ T 3060 . 4一20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麦黄花叶病病原物,A. 1 学名和形态描述,大麦黄花叶病病原物包括大麦黄花叶病毒(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 , Ba YMV) 与大麦和性花叶,病……
……